“從此以後的大年除夕,就是各種煽情的拜年信息,感動得我快要流出眼淚,突然發現落款人名不對,原來你這是群發的信息,你竟然還忘了修改後綴,我頓時覺得過年索然無味……”馬年春晚,一曲《群發的短信我不回》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。電子社交時代,網絡拜年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傳情達意的重要方式,但流於形式的祝福短信卻日漸令人糾結乏味,甚至疲於應對。應運而生,一些原創接地氣的問候和祝福,以及微信、微博加視頻的網絡拜年,以其真誠朴實、富有個性和人情味,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。雷同短信減少“北漂”李鑫今年回太原老家過年,從年三十到初一,他先後收到50多條祝福短信,而去年僅除夕當天,他就收到100多條拜年短信。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職員路女士人脈較廣,去年春節曾收到200多條祝福短信,而今年也“縮水”了近一半。對收到的拜年短信,李鑫選擇性地回覆,今年僅僅發了不到10條拜年短信。據瞭解,近10年來,手機短信日漸成為一種拜年的主要方式,短信數量逐年增長,而今年除夕到正月初六,太原移動用戶發送短信1.29億條,明顯較去年同期的1.5億條減少了許多。青睞原創作品每到逢年過節,祝福短信滿天飛,其實很多人都是在“隨波逐流”,發短信回短信是由於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。最近兩三年春節,在省城某高校任職的段先生有感於祝福短信的雷同、俗套和流於形式,採取了一種變通:平時十分親近和熟悉的人,一概不發拜年短信,倒是來往不多的朋友,有選擇性地發個短信問候一下。“收到的短信一看就是相互拷貝轉發的,可不回吧又顯得自己沒禮貌,說是敷衍真情可能有點兒過,但大家都受累很多人都有同感。”平時就反對程式化社交活動的餘先生坦言。所幸,餘先生今年春節收到的短信數量少了、內容精了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創,雖然語言簡單質朴,但卻飽含一份真誠!餘先生調侃說,其實,多發幾條短信很簡單,只需要按一下快捷鍵,但最終的效果不過是給電信營運商創收。資深媒體人蔣先生手機里保存了今年春節收到的幾條祝福短信,因為這些信息十分真誠有內涵。比如,一老友自編五言信息:“……多謝眾親友,撫慰暖人心,雪寒知炭熱,春回思報恩。歲末添孫女,天使喜降臨……以我為明鏡,健康勝黃金。年高勿勞累,飲食須當心,駿馬馱福到,體強萬事興!”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收穫和心得,還向親友表達了感謝,送去了祝福。蔣先生回覆短信也很認真:“收到珍爾詩,知友蛇年事,為你痛而痛,為你喜而喜。青春彷昨日,不覺衰態至,老馬當識途,知行又知止……”原創短信傳遞了友情,表達了心意,自然受人歡迎。多了交流平臺在省直機關工作的郭女士認為,短信拜年剛開始流行時,人們覺得方便新鮮,紛紛轉發,可現在人們對這種群發短信已經產生審美疲勞。真正的親朋好友,相互間的祝福是獨一無二的,不可能複製,這才是最可貴的。據瞭解,今年春節,不僅原創拜年短信多了,人們也開闢了更多的祝福平臺,比如微信、微博、 QQ 等,如果再鏈接上圖片、視頻就更好了,這些更具個性和人情味、飽含真情的拜年方式,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。網絡拜年方便快捷、經濟實惠,但不要因此沖淡了真情,不論哪種方式拜年送祝福,都要有濃厚的生活氣息,接地氣,這才是大家的精神需求。本報記者 侯慧琴 魏薇  (原標題:原創作品接地氣網絡拜年出新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nhfhfqyuikg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